行业巨头吹响维权号角 不实信息传播者须担责
在食品行业,康师傅、双汇、娃哈哈等知名企业也都备受食安谣言的困扰。面对这些屡禁不止的谣言,各大食品企业在澄清事实真相的同时,也纷纷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千万索赔的警示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案件索赔额高达1000万元,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京衡律师事务所余超律师认为,具体的赔偿数额要依据公众号的过错程度和造成的损失大小来计算。余超表示,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传播速度的加快,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名誉侵权的诉讼会越来越多。公众号主体、微信公众平台等应尽量核实信息真实性,一旦发现不实应及时更正,降低影响。
关于索赔1000万元,也有律师表示,没法界定具体的数额,只能大概依据某种标准来认定。微信账号的运营主体是企业还是个人,本质上没有区别。
据统计,中国目前的网民数量已达到了6.7亿,各类网站共计413万余家,网络已深度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2015年,新浪微博的活跃用户数量已超过2亿,而腾讯微信更是超过了6亿。社交网络媒体的兴起也使公众法律意识淡薄、网络平台监管与处罚等问题暴露无遗。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评议与舆论引导研究中心主任唐远清有着自己的看法,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他表示,微信里面虚假信息较多,如果能通过特定的案例给予警示,也有预防作用。起诉金额的多少,也是原告方的自由选择。不一定起诉多高就赔偿多高,但是能吸引更多人关注。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实际上,在食品行业,康师傅、双汇、娃哈哈、肯德基等知名企业也都备受食安谣言的困扰。
中国网信网数据显示,2015年10月,全国共受理网民举报304.6万件,新媒体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其中,腾讯受理举报150.6万件,微信占61.1万件;新浪受理公众举报11.9万件,微博占9.7万件。
有分析认为,网络谣言的产生与传播和利益密不可分,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通过传播信息吸纳粉丝,而有了足够的粉丝,就可以吸引客户来打广告。这一链条上,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如何快速吸纳大量粉丝,对于部分微信号来说,制造传播一些虚假新闻,就成为“吸粉”的主要手段。
今年4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约谈工作规定》。其中约谈的9种具体情形其中就包括:未及时处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关于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投诉、举报情节严重的;通过采编、发布、转载、删除新闻信息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未及时处置违法信息情节严重的等行为。
规定的出台体现了国家相关部门对网络不实信息和谣言的整治力度。相信随着有关法规的逐步完善,网络的监管将更加严格,法律追责也将更加快速。
截止目前,万达集团所起诉的微信公众账号顶尖企业家思维已经发表文章向王健林道歉。郑州等地人民法院也就康师傅提出诉讼的相关案件进行了审理,证实“地沟油”、“日资门”等系虚假、不实信息,判决相关公众账号在其所注册微信平台上发布道歉信为康师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人民币。目前,掌上吴中等账号已在网上公开道歉,并呼吁网络用户及时删除相关文章链接,勿再传播扩散。
业内人士认为,相关案件的审判结果,充分说明了国家相关部门对网络不实信息和谣言的整治力度。相信随着有关法规的逐步完善,网络的监管将更加严格,法律追责也将更加快速。网络空间将不再是“法外之地”,在法治之下,谣言受害者将更有底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乃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6-25)超市巨头竞争激烈价格战受挫 迪亚法国重归家乐福
- (2014-08-08)维生素供应巨头停产检修 或刺激行情上涨
- (2014-10-13)巨头纷纷联姻婴幼儿乳粉市场 资本布局二三线市场
- (2014-10-23)广州:食用油巨头年内第二次调降价格
- (2014-12-26)营业亏损过亿 澳葡萄酒巨头富邑断臂自救
参与评论